湖北城镇化特色发展研究报告 -凯发官网入口

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 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湖北城镇化特色发展研究报告
2015-07-24 01:32:08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湖北省科学决策研究会

    去年7月开始,湖北省科学决策研究会受省社科联委托,三次组织调研组分别到鄂东、鄂西和江汉平原等地近十个县市区开展深入考察,对我省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历时近一百天。调查情况表明,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加快推进以“四化同步”为导向的湖北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继启动了仙洪、鄂州、竹房城镇带等八个层面的试验区,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全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省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规划规模大、建设起点高、发展速度快的态势,以武汉特大城市为中心、以宜昌、襄阳为省域副中心、以若干中等城市和县城为节点,网络全省小城镇的城市群组团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去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居中部六省第一位。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功能日益完备,社区管理机制创新,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镇特色化发展异彩纷呈,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誉。
    所谓“湖北城镇特色化发展”,是指符合湖北省情,既满足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湖北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特色是城镇的灵魂,城镇特色也是长远竞争力。没有个性的城镇就没有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没有灵魂的城市也就没有文化内涵。湖北城镇特色化发展是湖北省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对于湖北省城镇化建设提速升质,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省各地依托各自独特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等条件,科学规划发展方向,自力更生建设家园,因地制宜打造出各具特色和个性的新型城镇,建筑有内涵、城镇有品位,城镇化建设展现出鲜明的产业发展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生态环境特色、山水风光特色和管理机制创新特色。虽然我省城镇特色化发展成绩斐然,但从调研情况看,我们仍感到各地尚存在一些制约湖北城镇特色化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滞后、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滞后、特色建设滞后等方面,值得认真研究探讨并妥善加以解决。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伟大实践,是要在人口多、底子薄的基础上用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时间实现西方发达国家用了一百多年才完成的城镇化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特殊的工作措施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发展。
    1、用特色结构布局谋划我省城镇特色化发展。三千多年前,荆楚大地的先民们从莽莽荆山中走了出来,披荆斩棘,开疆拓土,越汉水,临长江,沿途播撒人类文明的种子,留下了不少村落乡镇。当代的考古发现,先民们的定居点大都是依水而居,宜得江河之便利。南方多水,水是城镇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随着历史的演进,因为有水,就有了长江汉江交汇处的九省通衢的武汉。因为有水,就有了西陵峡口的水电之都宜昌。因为有水,就有了雄居汉水之滨的工业重镇襄阳。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中,在省委省政府的精心组织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武汉城市圈,宜(宜昌)荆(荆州)荆(荆门)城市群,襄(襄阳)十(十堰)随(随州)城市群走上了湖北现代化发展的舞台。这三个城市群呈三足鼎立之势,其城镇化水平居全省前列,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和主体。武、宜、襄三大城市群构成了我省独具特色的“金三角”城市群组团发展空间格局。以武汉为龙头,以宜昌、襄阳为省域副中心,以武、宜、襄三大城市群网络全省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组团发展是我省城镇化均衡协调发展的合理选择。“金三角”城市群组团发展的结构布局反映了我省城市化建设的实际,符合我省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结论,也符合人口大省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空间战略经历了以小城镇为主、以城市为主、以城市群为主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的本质特征在聚集,由于人口聚集、产业聚集、资金聚集、信息聚集等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但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带来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生存和管理成本高等大城市病。城市群是城市空间聚集的高级阶段,它既充分发挥了城市聚集功能给人们带来的诸多实惠,又能有效避免和减少人口过分集中带来的弊端。因此,国家2011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推进我省“金三角”城市群组团发展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不折腾、不懈怠,坚持用“金三角”城市群组团发展的结构布局来谋划我省城镇特色化建设,就一定会使我省城镇化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就一定会使湖北的“金三角”城市群在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城市群中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
    2、用特色城镇目标定位我省城镇特色化发展。打造特色城镇是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只有大多数城镇各具特色,竞相发展才能实现城镇特色化发展目标。根据我省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自然状况,特色城镇大体可确定为五种类型,即具有产业发展特色的工贸型城镇、具有山水资源特色的生态型城镇、具有地域人文特色的文化型城镇、具有地理区位特色的口子型城镇和具有浓郁时代特色的创新型城镇。这五种类型还可以相互交叉重叠,同时也鼓励各地创造性的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多种城镇发展类型。
    工贸型城镇要充分发挥本地生产要素优势,兴办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和商品交易市场,注重传统产业调整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增长,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的优势产业,有知名的产品和品牌,使主导产业能为城镇发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撑和就业岗位。努力实现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做到四化同步、产城融合。城镇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促进专业分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又能极大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使主导产业成为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生态型城镇要充分利用本地山水资源优势,坚持“绿色低碳”的科学要求,大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拒绝一切不利于环保的项目和行为。积极建立循环高效节能降耗的多元产业体系,将新能源、连锁商业、生态旅游、医疗养老、技术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引入城镇规划建设。鼓励绿色交通,构建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注重集约化建设,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城镇,建设宜居、宜业、宜旅的美好家园,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城在山水中,人在画图中。
    文化型城镇要充分挖掘和弘扬本地的历史文化遗存,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元素融于城镇建筑风貌之中,努力彰显城镇个性和魅力,提升城镇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要尽一切可能加强对古民居、古街区、古建筑的保护和维修,杜绝在老城区大拆大建,努力保持城镇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要依托丰富文化底蕴,突出“人文”特色,打造主题公园、文化广场、书画长廊、特色街区,构筑鲜明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镇形态。在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着眼于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逐步建立健全同财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同步规划和建设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快完善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表达方式,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让文明创建成果覆盖全域、惠及城乡。努力塑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精神,引导和规范城镇居民的意识和行为。努力将地方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地方文化产业,使之成为城镇发展的新亮点。
    口子型城镇要充分利用其在行政区域交界或水运公路交通门户等地理位置上的特殊环境,积极发展商贸、交通、现代物流产业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服务业。完善城镇道路、车站、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环境卫生管理监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努力营造一种开放、包容、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打造城镇热情好客、环境优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窗口形象。
    创新型城镇要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权力监督,推进信息公开。在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积极推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让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积极施行城乡统筹、全域一体的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在产业发展上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先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应用,加快“四网合一”入户工程进度,创建“数字城镇”。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把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3、用特色工作方式推动我省城镇特色化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一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尽心、尽力、尽责,采用非同一般的方法和措施来推动城镇特色化发展。
     一是要注重人的城镇化。城镇化的过程是通过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等由乡村到城镇的转变从而将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人的转变是城镇化的核心。所谓人的城镇化首先要为进城农民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使其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必须的居住条件,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文明生活;享有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并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第二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进城农民的能力和素质,使之与现代城市文明相适应。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是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最佳途径,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孩子不仅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能成为高素质的就业人口和城市居民。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各级尤其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在乡镇调研中我们看到夷陵区樟村坪镇舍得为基础教育投入,那里的教学设施堪称一流,教学质量名列全区第一,使大山里的孩子都能进入上一级学校深造,真是值得赞赏的事。第三要高度关注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会使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要通过集约化安置、多样化扶持、同城化社保、科学化管理、常态化教育使失地农民失地不失居、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助、失地不失序、失地不失志,更加自觉更加自信地融入城市生活。
    二是要注重城乡统筹发展。目前我省城镇化率已达到53.5%,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70%,从现在开始我省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城镇化让一部分农民进城,但不可能全都进城。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的水平,我省也还有近2000万人生活在农村。当前城乡差别还很大,城乡收入水平悬殊。必须特别强调不能忽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各级务必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深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制度措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保留田园风光、传承乡村文明,兴办家庭农庄,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使城镇农村和谐一体,相互辉映,共同发展。
    三是要强化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确保城镇化健康发展。调查发现,各地城镇发展规划普遍存在用地规模偏大,工业用地比例偏高的问题。有的城市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偏少,建筑物容积率过高,缺少城乡生态连体系统,导致城市生态环境自我调节净化能力弱化。有些城市重地上,轻地下,地下排水系统及地下管网规划设计严重滞后,缺乏日常的管理维护,一遇暴雨,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有的城市规划重新区、轻老区,使老旧城区成为了正在加速的城镇化的阴影。有的城市将所谓的高档时尚社区与廉租房、还建房、保障房等从规划上严格避开,人为造成居住隔离,阻碍了社会群体间的良性互动,固化和放大了社会阶层间的对立情绪,埋下了社会隐患。有的城市道路规划宽大气派,但人行道狭窄,没有设计自行车道,缺乏绿色出行的概念。总之在城市规划管理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一定要树立规划先行、规划至上的观念。制定规划要听取各方面意见,广泛征求民意,聘请有权威的专家公开评审,防止长官意志,个人说了算。规划制定后,建议各地提请人大通过决议明确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全社会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不允许随意更改城市规划,不允许借修编规划之名,全盘推翻,另搞一套。随意修改变动城市规划,既违反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规律,又损害了城市居民的根本利益,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强化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才能保证城镇化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四是要强化城市群的文化融合,确保城市群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稳步提升。当前传统上以人口、经济和交通为支撑的硬实力竞争正在发生变化。文化城市群概念已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现代社会进步潮流中,由文化资源、文化传统、文化水准所构建的城市生活方式将在深层次上决定一个城市群的兴衰。我国第一方阵城市群中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四大城市群均不同程度上得益其固有的文化底蕴和根基。目前在区域文化的协调和联动上,珠三角已占先机,岭南文化为其区域一体化提供了内在支持。我省“金三角”城市群虽然同处荆楚文化圈的浸润之中,但深层次的文化影响还是有些差异。武汉城市圈汉派商业文化、码头文化的印记更深一些,现代文明意识更浓一些。宜荆荆城市圈处于荆楚文化核心区,是楚文化的忠实守护者和传承人。襄阳城市圈在秦汉之后,受中原文化影响很大,汉唐遗风,至今犹存。加强“金三角”城市圈的文化融合,增强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有利于发挥城市圈内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开展经济、技术、资源、文化、环保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逐步形成长期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协商、协调制度和机制,避免兄弟城市间“面和心不和”、甚至“明争暗斗”以邻为壑等现象滋生。强化城市群内的文化融合有利于加快“金三角”城市群组团发展,增强城市群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促进湖北“金三角”城市群早日跻身国家城市群第一方阵。
    五是要积极探索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新模式。调研中我们发现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二万多农民长期在本镇稻花香集团等企业打工,上班是工人,下班当农民,回家经营自己一亩二分地。打工收入稳定,家庭生活富裕。他们屋前屋后,柑桔满枝。水渠道路,整修一新。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他们对当下的生活十分满意,新农合解决了病有所医的后顾之忧,惟独遗憾是没有城里人享有的社保,养老问题靠自己。住在农村家里,过着城里人的生活,可谓是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龙泉模式”。另一个是兴山县和平村,海拔1250米,是一个烟叶种植专业村。全村606户1988人在册,常年在家种田的有1700人以上,种植烟叶3200亩。烟叶种植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和烟草公司提供种苗、技术、肥料、收购等服务,烟农年收入人均5万元以上。这里农民住的是楼房,吃的是没有污染的有机粮油、蔬菜和瓜果,用的是太阳能、自来水,出行是摩托车、轿车,享受宽带、有线电视、路灯、广场和和煦的阳光、洁净的空气,过着比城里人还舒坦的生活。据调查,该村近年来弃农进城有十户,主要原因是投亲养老,其它人都不愿离乡进城。也就是说,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的农民并不都有进城的意愿,城镇化的过程并不一定意味着人口和产业的绝对空间转移。用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同样达到了新型城镇化的目的。各级党委政府除了积极总结推广这样一些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典型外,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切实解决好共享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问题。
    六是积极探索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实现建筑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迅猛的城镇化既为传统的建筑建材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同时也为建筑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一个极好时机。传统的建筑建材业是落后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代名词。作业条件艰苦,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待遇低,利润薄,施工现场粉尘、噪音让人望而生畏,已经到了非革命不可的程度了。实现建筑工业化,住宅装配化,生产标准化,施工清洁化,这是建筑建材业转型升级的一场革命。把建筑所需的柱、梁、墙体、楼板、楼梯、阳台等预制构件在车间按标准生产好,像造汽车一样造住宅的零部件,将预制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像安装积木一样安装房子。工地变成了“总装车间”,这就是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是现代建筑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湖北的建筑建材行业应该赶上这场变改的头班车。其实,建筑工业化在国际上早已是成熟的产业形态了。瑞典80%的住宅采用通用部件;法国住宅基本采用通用构配件制品;日本是最先在工厂生产住宅的国家,轻钢结构住宅占工业化住宅80%;美国建筑市场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几乎达100%。中国建筑建材业的转型升级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受到劳动力素质不高,配套产品滞后,成本居高不下,市场信任度有待拓展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既然是一场产业技术革命,就需要付出代价。各级政府应积极扶持这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把它列入转方式、调结构的范畴,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推动这一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运用。建筑建材业的工业化必然会给城镇化发展带来新的效益,新的进步。
     总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圈地修路、盖楼造城,特色城镇不是华丽眩目的矫揉造作,其关键是人的城镇化,是塑造城镇的文化内涵。让老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有坚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人居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优雅的文化氛围,安定的社会秩序,这才是新型的特色城镇,这才是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节选自《决策参考》杂志)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
网站地图